回收靶向药品《我不是药神》里究竟是谁错了?
其实靶向药全球价格都差不多,不少药在香港地区、澳大利亚、美国甚至比国内还贵。
但是问题在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医保的靶向药特别多,至少结肠癌的靶向药都进了,所以发达国家和地区患者可以自己只花很少的钱就吃得起。
而国内问题是进医保的少,同时新药审批特别慢(好多美国都临床用了好几年的药,国内还在审批),许多有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的项目国家也没进医保。
比如癌症基因检测自费2万;但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这是医保覆盖的。
这真的能提高存活率。
而且即使进了医保名录的靶向药,比如治疗结肠癌的西妥昔,想要报销流程特别繁琐,必须主治医生出具证明,证明患者服用其它药物无效,只能服用西妥昔,才能全报。
虽然西妥昔进入医保价格降了很多,我很感谢,但是这种全报流程就让人很讨厌。
《我不是药神》里药厂和患者谁都没错,真正错的是本应该医保覆盖的药品没能覆盖,让老百姓吃不起药。
扫一扫关注大业微信公众帐号